还沉浸在劳动最有滋味的五月里,眨眼六月就过了一大半,迎来了各大电商的618年中大促。降价、打折些预热活动早已经在各大平台疯狂肆虐,作为剁手无数次的剁手党,今年继续暗中观察价格走势,备好39米长的大刀,准备再次剁手。作为年中促销的大主角,天猫、苏宁、京东几大电商平台今年又会有啥新花样?
电商大战即将正式打响
今年六月以来,广州时常下雨,却浇不灭夏天里炎热的气息,更是浇不灭剁手党“买买买”的热潮,他们的战斗宣言“我就是火,不能被谁浇息”。想买归想买,剁手党们走过了太多套路,相比较于前两年的手起刀落、干脆利落,今年理性消费了许多,确认订单后好好算笔账才敢清空购物车。
从目前电商年中大促公布的作战图来看,年中大促的战线都有一定程度的拉长。有的电商为了抢占先机,从五月中旬就开始做促销预热,通过提前领取优惠券、预购商品、或者支付定金等方式(套路),抢在其他平台之前圈住稳定客流,并以长远的战线不断地累计客流量,然后集中在6月18日进行大爆发。这套路、方法看似效果非常好,前两年也成效卓著。但如今随着商家精明而变得越加精明的消费者,不见得会“上当”。
不管是优惠券、预购还是定金,这都不是一种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”的买卖,这期间的时间跨度会严重削减消费者的满意度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更渴望的是,迫切地想要在付钱之后以最快的方式拿到自己购买到的商品。之前网络上戏说的“只有在路上的快递才能支撑着我活下去”,从某方面解释了这个原因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天猫、京东、苏宁都没有办法做到一家独大,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,何况,我都等了半年了,还差你这一个半个月吗?
漫长的等待期对消费者的耐心是一种考验,这对其他电商平台则意味着机会。天猫、京东、苏宁易购三家综合类电商把618战场提前,截流的意图十分明显。小编的意思不是不需要做活动预热,何况别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在推,而你在店前拍苍蝇,可有“天下掉馅饼”的道理?但小编觉得,决定着这场电商战胜利的最终还是6月18日这几天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预热多时也主要是为了这几天的爆发。
说了那么多电商,究竟电商跟物流企业有几毛钱的关系?
物流的发展是由商流驱动的
过去十年,中国物流行业经历了飞越式的发展,什么因素在驱动着物流的突飞猛进?
小编说:“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”。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如是说:“天下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包裹(货件),商业形态的演进影响着物流业态的变化。”他的这句话给出了最恰当的解释,换句话说物流的发展是由商流驱动的。
这与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的观点一致,他认为做物流要碰货为先,货是物流业最佳组织化抓手,其订单属性切分了物流的各个细分行业。如果回顾物流的发展,也能发现物流与商流紧密相关。
中国零售最初是制造主导,物流的第一阶段也是制造驱动,造就了现在一大堆第三方物流公司;然后是渠道驱动,尤其是1995年到2010年的那黄金15年,这个阶段的零售是渠道为王。像国美、苏宁渠道商驱动了零担、仓储物流的变革。这便是电商物流的雏形。近几年,电子商务行业的势头依然强劲,这为物流行业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商流支撑。
618这对于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来说,无异于一场期中考。日前,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应景推出了618特别节目,对电商新潮流进行了一轮盘点。其中,从下单到收货,17分钟完成交付的苏宁样本,成为了物流升级的典型代表。
小编简单说说这个样本。王女士通过苏宁小店APP下单,购买了某产品。订单到了某地苏宁小店,拣货员冉先生通过手机的微仓系统,找到商品对应的货架,通过核对二维码、扫描二维码,完成拣货。从接到订单到拣货完成,用时4分钟。完成备货、打包,冉先生将商品放在快递交接区。2分钟后,苏宁秒达配送员于师傅前来取货。10分钟后,于师傅把货送到王女士家中。从消费者下单到送达,全程用时共计17分钟。
17分钟即完成下单到送货上门的过程,时效惊人。小编叫个外卖,用的时长都不止这个时间,难怪央视会点赞了。苏宁的时效是建立在科学管理,做到每个工作流程之间无缝连接,结合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完成的。这一点,广州中加物流有限公司也做得特别好。
中加是一家集仓储、装卸、简易加工、包装、运输、配送及报关报检为一体的新型第三方物流企业。有20000㎡的现代化大仓库,类似于苏宁物流的物流前置仓,中加具备非常现代化的作业技术,保障仓库的安全,也保障货物快速地移交到下一环节。使用市场上最先进的厢车,规避了在运输中遇到的天气和路况对货物的影响问题,并且每辆运输车都安装了GPS系统,24小时跟踪货物信息。而且,提供咨询投诉和理赔的售后服务,保障物流的安全、时效的同时,让客户更安心、省心。618年中大促来临,中加物流已经准备好了。